

南京市图审中心落实“放管服”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,积极探索创新举措,通过资源整合、技术创新、服务前置、综合监管等手段,打好“简、并、优”组合拳,提升审查效率与服务体验,推动施工图设计审查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改革“出实招”,优化完善审查模式。数字化拓维增效。24h网上申报、BIM三维智能审查、AI全自动校核、数字化无损归档,施工图审查全过程的信息化运行和管理,服务企业“零跑腿、网上办”,助力监管“全留痕、可追溯”。分阶段同步推进。在项目规划方案基本稳定的情况下,先行开展桩基、深基坑等专项施工图技术服务,同步开展施工图主体、装饰专项、幕墙专项施工图审查,提前服务为项目开工和施工许可办理提供技术支撑,保障项目早开工早建设。自我加压严控时限。通过公开审查进度、调控审查时序、实时推送审查意见,向改革要效率、向创新要活力,破除专业间短板效应,缩短审查总体时限,在制度上流程上保障审查又快又好。
二是服务“全升级”,延伸扩宽广度深度。容缺受理服务前置。进一步拓展容缺范围,省市重点项目技术性审查与材料补正同步推进,实现规划手续和施工图审查同步办理,并联审批,为“拿地即开工”“五证齐发”办理提供保障。全程跟进帮办协助。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,实时了解企业述求,掌握项目进展,主动对接、靠前服务、动态关注、贴近需求、联动协同,助力项目高效推进,确保企业办事无忧。联合咨询积极互动。开展“图宁审心 专家有约”咨询、“预审咨询服务”,联合消防审验、质量监督部门,推行集中式、会商式交流,通过现场踏勘、多部门联席会商、定制化解决方案等举措,“一对一”交流,“面对面”解惑,确保项目设计合规高效,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。
三是民生“有保障”,突出审查公益属性。“公益图审”保障公共安全。服务民生项目,对老旧小区改造、住宅加装电梯、无障碍设计、“一老一小”等公益项目进行把关,对标城市更新高品质宜居要求,关爱弱势群体、筑牢安全屏障、守护公共权益,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。“效能图审”提升服务水平。强化自身建设,转变工作作风,公开服务信息,公示服务流程,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,实现受理“窗口办、网上办、马上办”,审查“并联办、科学办、高效办”,提高公众参与度和工作透明度。“标准图审”统一审查尺度。针对性的发布统一技术措施,不定期统计发布分析常见设计问题、投诉热点等,明确审查内容、规范审查行为,有效统一审查尺度和标准,更好的树立技术性审查专业公信力。
上一篇:书记项目践初心 技术服务传温情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