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行业动态 > 图审动态

行业动态

图审动态

发挥CIM技术作用 建设全龄友好城市

发布时间:2025-11-11 13:38:22浏览次数:

全球老龄化挑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,如何满足“一老一小”服务特点,兼顾全龄人群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社会需求,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。当前城市发展面临复杂多元的转型,探索将CIM技术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相结合,是建设智慧友好城市的一条现代化新路径。

11月7日下午,南京市建委组织召开《基于CIM的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研究项目》中期评审会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相关研究明确了基于CIM的全龄友好型城市的建设目标及途径,形成的“研究报告”和“技术导则”初稿,对提高南京市全龄友好型城市的建设管理水平有较强的指导意义,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。

一是编制导则助力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。贯彻创新、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的理念,编制形成《基于CIM的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技术导则》,以各年龄群体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,尊重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和意见,将包容互助和柔性关爱渗透到城市规划、建设、治理、运行的各个环节,为所有年龄段群体(包括儿童、青年、老年及特殊人群)提供适宜空间、社会环境与公共服务,强化公共服务有效供给,解决好“一老一小”问题,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,为百姓创造更加舒适美好的品质生活的城市更新目标助力。

二是创新CIM技术应用探索智慧城市建设。全龄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,也是实现城市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路径之一。充分利用CIM平台的数据整合与处理能力,将城市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、交通网络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。通过BIM(建筑信息模型)、GIS(地理信息系统)及IoT(物联网)技术的深度融合,实现对城市空间、设施及运行状态的全面数字化表达。在此基础上,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,识别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差异,特别是老年人、儿童、残障人士在出行、休闲、健康等方面的特殊需求,对数据的精准采集、高效处理与智能分析,以支持全龄友好城市设计、规划及运营管理的科学决策。


1762839715127425.jpg



上一篇:情暖重阳 共话新篇

下一篇:返回列表